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十六日,凌云朝里瑤族鄉(xiāng)青龍河沿河一帶的那巴、六作、那荷三個壯族自然屯相繼搭建歌臺,趕歌圩。遠遠近近的男女青年穿著節(jié)日盛裝,不約而同,三三兩兩,且歌且走,歌聲飛揚。歌圩的歌臺上,鼓樂陣陣,琴聲紛紛,四方民間歌手在這里云集,在臺上竟唱、表演地方壯劇。這天,對于趕圩的未婚青年而言,是物色心上人,談情說愛的好日子。歌圩節(jié),正是有情人以歌會友,以歌傳情而形成的一個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每年的農(nóng)歷三月十六,也是廣西凌云民間傳承了800多年,一年一度的“風(fēng)流街” 隆重舉行的日子。“風(fēng)流街”位于凌云西南部30公里,距百樂二級油路20公里朝里瑤族鄉(xiāng),所以“風(fēng)流街”也叫朝里歌圩。
相傳在宋朝時候,因岑大將軍(岑仲淑)隨狄青平定蠻王有功,官府在朝里鄉(xiāng)那巴屯后坳上也建有岑大將軍廟(今遺址尚在),每年舊歷三月初八日,凌云、田林、百色的周邊鄉(xiāng)、村的人多來把將軍廟當(dāng)社神朝拜。
拜廟的一應(yīng)儀式都是大人的事,隨同前來的男女青年,不免在河畔,林間戲耍,拋繡球,打陀螺,吹木葉,唱山歌。慢慢地,相沿成習(xí)慣,習(xí)慣變自然。后來因為三月初八還是月黑天,男女青年玩樂不能盡興,老人們拜完廟也不方便回歸,于是大家商定再加一個八天,變成了十六日,廟會由此改期為三月十六日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社會的進步和發(fā)展,三月十六日的廟會逐漸演變。拜廟會的青年男女?dāng)?shù)量激增,老人們的朝拜社神反而成了附屬的東西。在那巴村一帶特產(chǎn)一種花生、黃豆和糖制成的豆糖,拇指大小,白色,硬而脆香。青年男女在對歌、游戲、談情說愛、尋求對偶時,男青年多用豆糖扔到中意的女青年身上,這時被扔中的女青年是絕對不會惱怒的,因為被人扔中越多,說明愛慕的人越多,值得驕傲。豆糖扔到意中人的身上后,如果她回眸一笑才走,說明她愿意和你交談,這時候就可以跟她談情對歌了。有的姑娘背著雨帽,豆糖扔到她身上后,如果她把雨帽反過來背,就表示她愿意了,你可以相邀而去;若她不把雨帽翻轉(zhuǎn),說明她已經(jīng)有意中人,或者是不愿意。一番試探之后,你情我愿的男女青年就自尋地方對歌交談。談不攏的散開再找,談得攏的,有的相約明年再來,有的男方送豆糖一包,女方回贈布鞋一雙,之后大家就可以憑此信物求家長為他們求娶完婚,到了此時,山歌聲,嬉戲聲,男歡女笑,此起彼伏。
歌圩期間,那巴民眾都誠心當(dāng)東道主。歌圩前,家家戶戶準(zhǔn)備好食物,布置住處?腿藖砹,他們相接時說“到了!”是一種很盼望您到來的口氣,叫人聽著十分親切貼心。在這里,哪家接待的客人越多,那家就越有臉面,日后總引為驕傲自豪。
相傳明末時候,有強人騷擾,人們皆逃上山。事定回村之后,三月十六日已誤過,大家心上很不舒服,好在三月未盡,于是二十八日又相約做歌圩。自此,每年除三月十六日外,到三月二十八日又有歌圩,一年便有兩次歌圩了。此為始,演壯劇漸漸成了那巴歌圩的主要內(nèi)容,年輕人借以聚會相識,大為方便,老人借以歌圩是年輕人的世界,老人們拜廟會之后毫無趣意。那巴村民就在歌圩日便搭臺演起戲來。而今的歌圩與昔日略有不同,既然相聚人眾,又以戲臺為中心,各路商賈豈肯放過,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十五日,趕圩人未到,商客已提前一兩日爭先把屯上各戶住滿。十五日晚才開始演戲,但明月下,遠近鄉(xiāng)村的青年男女已是絡(luò)繹不絕,越來越多。十六日天明,戲臺附近更是鬧轟轟的,勝如趕街。來趕歌圩的男女青年都是空手而來,只買無賣的,看著卻也不象趕街。
歌圩節(jié)那天,戲臺附近人山人海,勝過趕街,歌圩場上、河邊、樹蔭、農(nóng)舍、屋檐下,相互情愿的男女青年,這兒一簇,那兒一伙,山歌此起彼伏,好不熱鬧。
近年來,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,沿河附近的六作屯、那荷屯也相繼搭歌臺,趕歌圩,形成朝里歌圩。為了趕歌圩,客人們十五日先是上到歌圩源頭的那巴屯,十六日下午有部分人從那巴屯趕到六作屯看,接著又下到那荷屯。這期間,沿路的、河邊的,不分地點,不分晝夜,都可見三五成群的青年男女,且歌且走,或成雙成對的坐下密談,對歌,唱唱笑笑。在青山含黛,翠竹掩影的青龍河畔,青年男女們盡情歡歌,直到分別。